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月5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在发布会上介绍,暑期湿疹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让皮肤容易出汗,让皮肤总是保持潮湿的状态,这时候就容易促进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同时有一些人的皮肤屏障比较弱,更容易诱发湿疹。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在古代叫作“湿疮”,它的发生和体内的湿热、风邪入侵、体气虚弱以及内外环境的失调都有关系。典型的症状包括皮肤的红斑、瘙痒、水疱、渗出、结痂等等。针对暑期的湿疹,除了要缓解皮肤的症状以外,更要注重调理体质,从根本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这是基础。每天要用温水温柔的清洗患处,避免用力搔抓,以防继发感染。由于湿热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所以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抗细菌或者抗真菌的外用药物,建议避免使用碱性强或者刺激性大的肥皂,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其次,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穿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在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厚味和海鲜等容
衰老并非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随时间推移的渐进过程。白发、皱纹、老花眼只是衰老最浅显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部正上演着一场场无声的变化。近期,法国索邦大学等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综述,提出衰老的十四大标志,绘制出完整的衰老生物学地图。衰老标志三次迭代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未停止对“长生不老”的追寻和探索。过去十余年间,老龄化研究领域不断经历变革,催生了以探究衰老生物学机制为核心的老年科学。而衰老标志的迭代升级,正是这门学科发展的核心脉络。2013年,《细胞》杂志发布第一版《衰老的标志》,首次系统性提出九大衰老标志——基因组不稳定、端粒损耗、表观遗传学改变、蛋白质稳态丧失、营养感应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干细胞耗竭和细胞间通讯改变,为老年科学搭建起理论框架。2023年,衰老标志迎来首次扩容,从9个扩展至12个。新增的巨自噬失能、慢性炎症和肠道微生物组失调三大标志,深化了对衰老机制的理解,将视角从微观的细胞内部运作,拓展至细胞之间互动乃至整体器官功能层面。此次,研究团队再次更新衰老标志,加入细胞外基质变化、心理-社会隔离两大因素,不仅完善了衰
科技日报--数字报 | 环球网_全球生活新门户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新浪财经_金融信息服务商 | 国际在线_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