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即使治不了病,也吃不坏。”多数坊间百姓对中药都有着这样的认识。然而,中药真的“无毒无副作用又吃不坏”吗?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有大毒饮片10种、有毒饮片42种、小毒饮片31种。未按要求服用有毒中药极易引发毒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毒性和肾毒性。中药的肝毒性中药引起的肝毒性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混合型与胆汁淤积型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预后等方面较为相似,混合型患者肝损伤一般较严重。中药的肾毒性中药的肾毒性是指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引发的对肾脏的毒性反应,易引发肾毒性的中药有近50种。轻者可引起急、慢性肾脏功能损害,重者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在2003年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中,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有关龙胆泻肝丸不良反应的报告就超过80例。进一步研究表明,龙胆泻肝丸组方中的饮片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极易导致肾损。随即,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中药饮片均被国家管理部门禁用,同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也都被列为了处方药。易引发肝肾毒性中药汇总表易引发肝毒性的中药:千里光、菊三七、三七、商陆、黄药
一提起“参”,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进补的人参、西洋参。但其实,名称里带“参”的中药可不止这两种,不能望文生义,以为凡参必补。那么,常见的参类中药有哪些,有什么区别,又都有哪些功效呢?今天就随安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名称带“参”的中药有哪些冠以参字的中药,大多是补虚药,以《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名称带“参”的中药为例,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等属于补气药;沙参(包括南沙参、北沙参)、明党参、珠子参等属于补阴药。但也有非补益类的“参”,如丹参、竹节参属于活血药;玄参、苦参、拳参等属于清热药;华山参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的参类中药1.人参人参为补益“参”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补品,是补气的第一要药,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是我国名贵中药材,有“百草之王”的称号。人参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之间,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是人参的道地产区,吉林省抚松县因产量大、质量好,又被称为“人参之乡”。人参有栽培品和野生品两种,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参”,习称“籽海”。《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主补五藏(五脏),安精神,定魂魄
科技日报--数字报 | 环球网_全球生活新门户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新浪财经_金融信息服务商 | 国际在线_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