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医产业行业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十种中药九种涨价,中药材价格暴涨后,部分药价开始“退热”

十种中药九种涨价,中药材价格暴涨后,部分药价开始“退热”

    来源:齐鲁壹点  点击量:48  评论(0人参与)
 

“现在卖不动了。”当归商户姜先生在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已经干了十几年,这两三年来,当归的价格一直在陆续上涨,从最初的每公斤几十元,涨到了如今的每公斤一二百元。随着当归价格的上涨,姜先生说,销量一直在下降。7月20日上午,一位批发商从姜先生处购买了十斤当归,“这是三天来的唯一一笔生意。”姜先生称。

中药材价格暴涨,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夏季原本是中药材的销售淡季,多位业内人士反映,今年以来多种中药材价格暴涨,与疫情影响、自然灾害、低价减产甚至囤积居奇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过记者调查发现,7月以来,已经有部分中药材开始了价格回落。业内人士分析,中药材涨价是周期性的,高峰期已过,今后价格会逐渐“退热”。


“十种中药有九种都涨价了”

7月18日,因有知名专家坐诊,济南市市中区一家社区门诊内聚集了不少患者和家属。孙女士开了一些治疗慢性肺病的中药,她表示今年中药价格贵了。去年如果用医保,她的药是400多元,现在则需要花近600元。

“我这一次是拿六服药,每服能喝两天。今年因为中药涨价,每个月大概要多花300块钱。”孙女士说。

中国中药协会6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到,通过药通网对亳州、安国、玉林等几大交易市场常用大宗药材价格进行调查,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

安徽省亳州市有着药都之称,同时也拥有一站式中药材交易中心,每天有数万人来此交易。据统计,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上交易的品种共有2800多个。有商户称,今年“十种药得有九种都涨价了。”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市场内价格异常上涨的常见品种有100多个,主要集中在植物类药材。


7月20日上午,搞中药批发的刘先生从江西赶来,小推车上已经堆了几袋药材。“我感觉,中药材平均涨价了50%。”因为价格上涨,刘先生不仅购买的药材减少,前来采购的次数也从之前的一月一次减少至两个月一次。在涨价的药材中,刘先生特别提到了当归,“前些年的均价是每公斤60元左右,这两三年一直在涨价,尤其最近三个月波动特别大,听说上个月涨到了200多元(每公斤)”。

刘先生感慨,每年夏天是中药材销售的淡季,按理来说,应该是一年中价格最低的时候,但今年价格反倒暴涨。

同样搞中药材批发的黄女士从江苏赶来,她手提一个大号塑料袋,逐个摊位询问价格,挑选药材,还不时跟没来采购的合作伙伴通电话,说说情况,商量一下是否购买。“我上个月来过一次,当时因为当归太贵,就没买。今天还是很贵,我也没有买。”黄女士说,当归价格翻倍,她只好先挑选一些急需的中药材和没涨价或涨价较少的中药材。

部分中药材价格开始回落

有商户高价收低价卖亏了8万元

商户姜先生的当归是从有着“中国当归之乡”的甘肃岷县购得。姜先生说,当归的价格持续上涨,如今在亳州中药材销售市场的售价,几乎跟岷县产地的收购价持平了,“产地价格涨了。”

除当归外,党参也是价格暴涨的常用中药材之一。

商户陈先生介绍,他卖得最好的一种党参,现在的售价是每公斤240元,而去年这种党参的售价只有每公斤140元。去年最贵的一种党参,价格是每公斤160元,今年比较贵的高达每公斤280元。甚至手选的党参,能卖到每公斤300多元。

“进货的价格就很高。”陈先生说,目前他在售卖的党参都是一个月前进的货,如果现在再去进货,能比上个月每公斤贵80元左右。


市场附近一家主营当归的小型中药材公司的负责人齐先生告诉记者,实际上包括当归在内的多种价格暴涨的中药材,最近已经开始了价格回落,“当归价格的高峰值在一个月前,每公斤200元左右,现在的价格在每公斤150元左右。”不过这个价格仍高于往年的均价。

“进货少了,卖出去的也少了。”齐先生也是主要从甘肃岷县进货,以前一次的进货量有四五吨,现在只进一吨左右,就怕货物积压在手里卖不出去。

齐先生说,就在上个月,附近一位商户从岷县买了两吨当归,当时的价格是每公斤175元。运回亳州后,最后以每公斤145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赔了八万块钱。”齐先生说,现在产地的价格甚至高于亳州目前的售价。

记者在市场内随机询问了几位商户各类中药材的价格,发现有的药材价格暴涨,有的目前趋于平稳,还有的已经回落。

价格涨幅较大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党参外,还有砂仁、天麻、白芍等。如砂仁从去年的每公斤80元涨到了今年的每公斤150元左右。

而丹参目前的价格在每公斤30多元,一位商户介绍,今年2月份涨价了几块钱后,价格一直比较平稳。

黄芪的售价每公斤二三十元,商户表示,虽然涨了几块钱,但这属于正常涨价。

也有中药材降价的,比如金银花。一位商户介绍,去年最高时价格能到每公斤300多元,但今年的价格在每公斤150元左右。

7月21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从药通网查询到,当日价格上涨的中药材有34种,落价品种有28种。

附近冷库爆满

存货多,出仓少

距离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一公里处有一家大型冷库。7月20日下午,冷库的一位经理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目前冷库是满仓的状态,“出仓的少”。


在冷库附近搞运输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家冷库大约能储存5万吨左右的货物,“存的都是中药材”。

因为货物流动少,最近一个月,张先生基本没拉到什么活。“前两个月囤货的很多”。张先生记得,两个月前自己和同行们一起,将五六十吨的白芍拉进了冷库中储存,“拉进来的多,拉走的少”。

张先生说,最近几个月,自己的雇主除了中药材商户外,还多了其他行业的人,“有干房地产的,做建材的,做医疗器械的,都在囤药”。

冷库附近还有不少物流商家,其中一位商家表示,中药价格暴涨,影响了物流,“从春节前开始,买药材的人少了,比如有的人以前卖一吨,现在只买一百斤”。

齐先生也听闻,近期多个冷库都出现了仓满的情况,并且冷库的价格也有上涨,“之前一公斤三毛钱,最近涨到了五毛钱”。

在亳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附近的信息中心大厅内,记者发现,信息栏上除了贴有药商的信息外,还有冷库和仓库在招租。记者拨打其中一家招租冷库的电话,对方表示自己有三个冷库,都是在最近一两个月新建成的,目前第一个冷库已经仓满。

中药协会倡议抵制投机炒作行为

关于此次中药材涨价的原因,商户们提到最多的是“产地涨价”。如当归主要产地甘肃,去年产量较少且今年还受到了异常天气的影响,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一位白芍商户表示,白芍涨价是因为前些年价格低,导致减产,继而价格上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新闻资讯 市场行情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神彩保健中心

备案号:吉ICP备2025031240号-1